周五下午臨近下班時間,位于上海市徐匯區斜土路上的東方網辦公樓里,多數當班編輯收拾東西準備交班、下班,然而要聞部一臺電腦前的王姓編輯雙眼緊盯電腦屏幕,不停刷新。他刷的是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他說:“根據以往的經驗,這個網站往往選擇在周五下午,尤其是快下班的時候,發布高官被調查的消息。這可不能漏報、晚報。”人民網、新華網、新浪網、騰訊網、搜狐網等網站都已把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作為獲取高官落馬消息的最重要、最權威來源。
夜深人靜時,位于北京市西城區某大街北側的中央紀委辦公大樓許多房間還亮著燈。“為查辦重要案件挑燈夜戰、加班加點,已成常態。”一名辦案干部這樣說。
“蛟龍憤怒,魚鱉驚慌,春雷一擊,震撼四野。”今年7月,作家二月河在河南南陽家中接受采訪時這樣表達他對當下反腐進程的感受,他說,“我們黨的反腐力度,讀遍二十四史,沒有像現在這么強的。”
貪腐高官紛紛落馬 彰顯黨中央反腐敗堅定決心
2012年12月6日,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被立案調查的消息,讓人們既感驚訝,細想又不覺意外。
十八大閉幕不到1個月,剛當選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的李春城就被立案調查,讓人震驚。然而細想,十八大報告對反腐敗態度鮮明,明確提出,“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論權力大小、職位高低,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嚴懲不貸。”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的承諾鏗鏘有力,“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尤其是一些黨員干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全黨必須警醒起來。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
李春城的落馬,可說是對總書記要求的最好注解。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1月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松。
在隨后舉行的十八屆中央紀委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發言時指出,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此言一出,黨內外對中央懲治腐敗,尤其是打“老虎”充滿期待。
很快,人們的這種期待實現了,并且感受越來越強烈,甚至是猛烈,有人用“高官落馬讓人應接不暇”來形容這種感受。
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至少有17名中管干部被組織調查,而僅2014年前10個月,這一數字就漲到32名,比去年全年增加88.2%。
至發稿時,落馬高官中,至少已有27人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落馬高官分布在軍隊、地方、中央部門、國有企業,覆蓋黨委、政府、人大、政協等系統,他們的級別不可謂不高,其中“副國級”以上有3名,中央委員或中央候補委員有6名,“刑要上常委”得以兌現。
這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反腐敗上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和意志品質,刮骨療毒、壯士斷腕般的勇氣和嚴厲舉措。
一方面嚴懲嚴重貪腐行為,另一方面不放過作風問題。衣俊卿、付曉光等人因作風問題被給予黨紀政紀處分,被免職或降級處理,并未被移送司法機關。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不移懲治腐敗,是我們黨有力量的表現,也是全黨同志和廣大群眾的共同愿望。我們黨嚴肅查處一些黨員干部包括高級干部嚴重違紀問題的堅強決心和鮮明態度,向全黨全社會表明,我們所說的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決不是一句空話。
近兩年的反腐敗實踐充分說明新一屆黨中央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從嚴治黨、堅決懲治腐敗和糾正“四風”問題,已成為黨中央管黨治黨的新常態。
落馬高官多宗罪 違紀違法行為讓人震驚
據不完全統計,十八大以來落馬50名高官,官方已正式公布31人的主要違紀問題,其中4人僅被給予黨紀政紀處分、降級或免職處理;另外27人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開庭審理4人,王素毅被判處無期徒刑,童名謙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李達球案、劉鐵男案法庭宣布擇期宣判。
已公布主要違紀問題的31人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索取巨額賄賂,利用職務便利謀取私利”的有27人,占87.1%。
不管是收受珠寶、玉器、字畫等“雅賄”,還是現金、房產,數額巨大,多次受賄、索賄……是這些高官貪腐的共同點,其違紀違法行為讓人震驚。通過梳理發現,落馬高官的違紀違法行為可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類別一:一人掌權,親屬參與貪腐。
古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說,已無法考證。現實中,不少落馬高官的貪腐行為,都有親屬(配偶、子女等)參與,或共同犯罪,或推波助瀾,或隱匿非法所得。
已公布主要違紀問題的31人中,高官“配偶、子女或特定關系人收受他人巨額財物”,或“為其親屬經營活動謀利”的有15人,占48.4%。
有人嘲諷,這是一個“拼爹”、“坑爹”的時代,但透過劉鐵男案,大家發現“坑爹”與“爹坑”密不可分。據檢察機關指控,劉鐵男97%的賄金通過兒子收受,其子21歲時就開始借助劉鐵男的職務影響力收受他人財物。
類別二:麻木不仁,不收斂、不收手。
落馬高官的違紀違法行為有不少發生在十八大以后,尤其是中央出臺八項規定、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后,這些人對中央的三令五申置若罔聞,對作風建設規定、法紀紅線麻木不仁,不收斂、不收手。
黑龍江省副部級干部付曉光于2013年7月23日帶領親屬前往黑龍江鏡泊湖風景區旅游,由當地有關部門負責人接待,因私公款消費,大量飲酒造成陪酒人員“一死一傷”的嚴重后果。
廣東的萬慶良在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特別是中央整治“會所中的歪風”通知下發后,仍然多次出入私人會所,在被組織調查的前幾天,他還到會所去大吃大喝。
海南的譚力多次參加高消費娛樂活動,在被中央紀委調查之前還在外省由私營企業老板陪同打高爾夫球。
安徽的韓先聰2013年1月任省政協副主席,自從任職以來,他就多次出入高檔酒店和私人會所接受黨政干部、國企負責人、私企老板的宴請,在中央紀委對他宣布立案調查決定的當天,他的手機信息顯示,當天他有兩場飯局,中午、晚上各一場。
類別三:缺乏擔當意識,嚴重失職瀆職。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制度。然而,這一制度卻在湖南衡陽遭到嚴重破壞。
時任湖南省衡陽市委書記的童名謙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作為市換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嚴肅換屆紀律第一責任人,不正確履行職責,對衡陽市人大選舉湖南省人大代表前后暴露出的賄選問題,沒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嚴肅查處,導致發生嚴重的以賄賂手段破壞選舉的違紀違法案件,給黨、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政治影響和社會影響極其惡劣。即使到了省政協副主席的位置上,童名謙也難逃責任追究之劍,因犯玩忽職守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
李春城、廖少華、張田欣等人或濫用職權造成國家財政資金巨額損失,或失職瀆職造成國有資產損失。
類別四:腐化墮落,違反社會主義道德。
落馬高官背后有沒有情人、情婦,生活作風如何,往往是吸引眼球的新聞“猛料”。在已公布主要違紀問題的31人中,腐化墮落、與他人通奸、生活作風有問題的有15人,占48.4%。
他們何以走進腐敗深淵 沉痛教訓使人警醒
“我每每看到起訴書,都在反問我自己,這是我嗎?怎么會到今天?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這是哪里呀?我怎么會墮落成這樣呢?”9月24日,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庭審現場,劉鐵男痛哭流涕地自我剖析。
不少落馬高官在接受組織調查、司法機關審判的時候,都有類似劉鐵男這樣的感觸,“這些事是我做的嗎,這是我嗎?”對自己犯下的違紀違法行為感到震驚。
查看落馬高官簡歷,發現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從基層一步步干起,知青、鋼鐵工人、礦山工人、油田工人、汽車隊工人、鄉政府電話員、中專院校團總支書記……
曾經的發奮青年、重要崗位上的有為干部一步步走上貪腐墮落之路的沉痛教訓發人深思,讓人警醒。
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李春城的主要違紀問題包括“濫用職權進行封建迷信活動,造成國家財政資金巨額損失”,一個副部級的高級領導干部,其科學素養還不如一個中學生,居然去搞封建迷信活動,不信馬列信鬼神,共產黨人的信仰何在?
如果說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人面臨的更多是槍林彈雨、嚴刑拷打這種“硬碰硬”的慘烈考驗,那么在共產黨執政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共產黨人面臨的更多是“糖衣炮彈”、“擋不住的風情、抵不住的誘惑”。
改革開放以后,社會生產力極大提高,社會財富快速增長。高級領導干部如果把手中掌握的權力、資源稍作“交換”,就會獲得巨大的利益回報。職位越高、權力越大、責任越重、面臨的誘惑也就越大。
劉鐵男在2005年發現兒子開上一輛價值30多萬元轎車的時候還有所警覺,問兒子的車從哪兒來的,并要求兒子退回去。后來發現兒子沒有退車就沒有深究。到后來,兒子收受企業主1000萬元,自己收受企業主1600多萬元。
針眼大的窟窿透過斗大的風。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動搖、滑坡之后,就會麻木不仁,對中央禁令置若罔聞。
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決不是一句空話。要加強廉政教育尤其是警示教育,強化使之“不敢為”的氛圍。
一把手權力過于集中,對權力的制約監督必須加強。
落馬高官大都在地方、部門擔任過一把手,掌握干部任免、公共資源配置、國有資產處置等大權,他們大都有這樣的通?。鹤黠L霸道,搞一言堂,老子天下第一,容不得不同意見。“三重一大”等制度形同虛設,規章制度、紀律紅線是他們的“工具”,管別人不管自己。
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必須接受黨和人民的監督。加強對權力,尤其是各級一把手權力的制約和監督迫在眉睫,必須拿出硬舉措。
防止“帶病提拔”、“邊腐邊升”,任用考察不能流于形式。
這些落馬高官的貪腐行為并不完全是發生在被調查時的職位上,有的在擔任縣委書記、縣長、市委書記、市長的時候就有舉報反映,相關部門為什么沒有及時發現查處?組織部門在任用考察時為什么沒有發現這些情況?讓這些官員得以邊腐邊升、帶病提拔。對黨員干部的日常監督、任用考察絕不能流于形式。
拒腐防變永遠在路上,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只有各級黨組織、紀檢組織抓緊抓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才能有效防止和減少黨員干部的貪腐行為。
堅決“打虎”贏得黨心民心 反腐敗凝聚正能量
“黨的十八大之后的反腐敗,特點是鮮明的,成果是顯著的,人民是高興的,腐敗分子是害怕的。”網友“靜悄悄的愛”在一篇博文中這樣寫道。雖是個人觀點,卻代表了絕大多數人的心聲。
10月1日,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在本報以“中國收獲哪些反腐紅利”為題撰文,指出中國反腐敗收獲了改革紅利、發展紅利、治理紅利、民主紅利、信心紅利,并以大量事例、數據、國內外權威機構和人員的評論加以佐證。
但是,在強力反腐的進程中,一些所謂的“擔憂”、“顧慮”也不時冒出。不管這種“擔憂”、“顧慮”是出于善意的提醒,還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藉此釋放“雜音”,企圖干擾、阻礙反腐敗進程,我們都有必要用事實和說理來消除這些“擔憂”、“顧慮”,破除“雜音”,為反腐敗凝聚最大范圍內的思想共識,進而為實現中國夢凝聚磅礴正能量。
強力反腐,大批官員尤其是高官落馬,會不會影響干部隊伍乃至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穩定?
十八大以來的反腐風暴,落馬省部級官員最多的當屬山西,共有7名省部級官員被組織調查,其中4名為省委常委。
9月30日,一則消息讓準備輕松過國慶假期的人們再次把目光投向山西——省委領導班子一次新進5人,3人為中央“空降”,2人為異地調任。至此,共13名常委的新班子組建完成。
山西多名省部級官員落馬后,中央對山西省委領導班子做出了調整,3個月里換了8人,包括省委書記、省紀委書記、省委組織部長都做了調整。
對此,有媒體人士撰文指出,新班子的調整力度之大,是多年來省部級領導班子調整之最。這一力度本身不僅是為了填補反腐敗留下的權力真空,更是為了整肅山西官場生態。
無論是公開報道,還是私下聊天,山西干部群眾對新的省委領導班子充滿期待,對山西干部隊伍穩定、奮發有為充滿信心。
山西只是一個標本。透過它,再參考其他地方部門單位的情況,我們可以回答之前提出的問題,那就是大批貪腐高官落馬不僅不會影響干部隊伍乃至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穩定,反而會提振干部隊伍士氣、促進這些地方和單位的發展與穩定。
我們必須弄清楚這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干部貪污腐敗敗壞風氣,帶壞干部隊伍,破壞穩定;堅決懲治腐敗,則能切除干部隊伍身上的“毒瘤”,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強力反腐,大批官員尤其是高官、國企高管落馬,牽扯出一些涉案企業主,會不會影響企業發展,影響地方經濟發展?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多名中管干部、企業高管涉嫌貪腐被立案調查。一時間,不少人擔心企業的股票會不會大跌、業績會不會大幅下滑甚至虧損。
股票市場已經證明,中石油股票價格并沒有因為高管涉腐被調查而大跌。2014年3月20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3年度業績報告,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公司實現營業額22581.24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2.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295.9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4%;實現每股基本盈利0.7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08元。
國有企業落馬高管中的不少人確實有經營才能,也為企業的發展付出過努力,為企業這座大廈添磚加瓦。但是,一旦他們走上貪腐之路,他們的才能發揮就會偏離正道,就會大肆挖企業這座大廈的墻腳,如不及時查處,必將給企業造成更為巨大的損失。
地方、中央部門落馬高官背后,往往有一些不法商人與其進行權錢交易。一些高官違規干預正常的市場經濟活動,插手工程招投標、公共資源配置、國有資產處置等,為不法商人牟利。
一些高官利用職務之便,為其親屬或特定關系人經商辦企業提供額外便利,讓這些人打著經商的旗號,利用高官的影響力,以特殊身份去參與所謂的“市場競爭”,牟取巨額利益。
一些高官甚至為帶有黑社會性質的不法商人充當保護傘,政商勾結、政黑勾結,讓不法商人通過暴力手段排除競爭者,壟斷獨霸一方,極度囂張。
上述種種,已嚴重違背平等、競爭、法治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原則。少數不法商人通過權錢交易、官商勾結搶占“發展機遇”,讓其企業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一時“繁榮”,積累巨額財富,卻損害了當地的發展環境,讓那些守法的企業主和投資者寒心,望而卻步。
嚴懲貪腐,痛打“老虎”,不僅是政治領域的斗爭,也是市場經濟領域的較量。只有嚴查權錢交易、官商勾結等行為,才能營造自由、平等、法治的市場環境,才能讓守法企業和投資者在法治、規則框架內自由發展、平等競爭,激發活力和創造力,從而實現經濟繁榮。
強力反腐,大批官員尤其是高官落馬,會不會影響群眾對黨員干部隊伍乃至執政黨的信任?
曾經流傳這樣一種所謂的“理論”——查處官員尤其是高官越多,暴露出執政黨的問題越多,老百姓可能會說“共產黨的高級干部都腐敗成這樣了”,進而對執政黨失去信心。信奉這種“理論”的人,不是別有用心,就是邏輯思維有問題。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感受是真切的。當大家正常辦事都要托人找關系、送禮的時候,當大家看到身邊的領導干部公款大吃大喝、公款旅游、公車私用的時候,當大家看到不法商人通過官商勾結一夜暴富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真切地感受到腐敗行為了。
已經發生的腐敗行為,不會因為沒有被查處就不存在;已經發現腐敗行為而不查處,就是縱容包庇腐敗。
是縱容包庇腐敗能贏得黨心民心,還是嚴厲懲治腐敗能贏得黨心民心?答案當然是后者。
反腐敗不僅是政治領域、經濟領域的斗爭,更是社會價值觀的較量。
打“老虎”、拍“蒼蠅”、糾“四風”,針對黨員干部隊伍開展的懲腐肅貪、正風肅紀所帶來的紅利已經外溢到社會層面。
當老百姓看到之前根本不用自己掏錢買月餅的官員也來商場選購“親民月餅”的時候,當老百姓走進之前只對達官貴人開放、如今已變身為百姓茶樓的前高檔會所的時候,當他們的孩子升學、參軍不用再花幾萬塊去“打點”的時候,當他們看到一個個公款吃喝、公車私用、公款旅游的黨員干部被點名道姓通報曝光的時候,當他們通過各種媒體關注劉鐵男等前高官被公開審判的時候,他們就已真正感受到了反腐敗所帶來的公平正義,感受到依法治國正在成為現實,感受到越來越強勁的清廉之風。
這強勁的清廉之風,必將推動中國巨輪駛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